朱姓源流与分布
朱姓本姓邾,这个耳旁是怎样去掉的呢? 见于典籍记载的第一个朱姓,当推伏曦神农之间的古天子朱襄氏,《黄帝本行记》说:“朱氏,黄帝之后。”宋真德秀撰《紫阳朱氏建安谱·得姓本源》亦云:“朱氏始于轩辕。”可见,朱姓的血缘初祖应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——黄帝。黄帝生昌意,昌意生韩流,韩流生颛顼。《元和姓纂》记载:“朱,颛顼之后。”故曰朱姓源出颛顼高阳氏。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,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名安,被大禹赐姓曹。西周武王时封安的后裔曹侠于邾国(今山东费、邹、滕、济宁、金乡县等地),建都于邾(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),他的遗族以国名为姓,称邾氏。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(今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),至战国中叶,邾国为楚国所灭,邾国贵族四处逃散,但他们念念不忘自己邾国,就去耳旁,改姓朱。朱侠(曹侠)为今日朱姓的太始祖。此即《元和姓纂》所云:“朱,颛顼之后。周封曹挟于邾,为楚所灭,子孙去邑以为氏。”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《急就章注》云:“舜臣朱虎,其后以为姓。”清人张澍《姓氏寻源》亦云:“舜臣有朱虎,则朱姓远矣。”这样看来,帝舜时代已有朱姓。但因朱虎的后代无资料可考,所以,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》及《通志·氏族略》等书均说朱氏出自曹姓,系由邾氏去邑而形成。
朱姓还源自:一是舜的儿子丹朱之后以朱为氏;二是舜臣朱虎(或作朱彪)的后裔;三是宋微子启之后改宋为朱氏。东周齐大夫朱椀,避祸乱,携族人迁居于沛国,后成为望族,因名沛国堂。朱椀为始祖。
另外,《元和姓纂》称,《魏书·官氏志》记有鲜卑族渴烛浑氏、可朱浑氏在河南洛阳一并改为朱氏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及《姓氏考略》等因袭此说。从三国以来,重要的由其他姓氏改姓朱的有施、康、李、范、舒、邱、胡等姓,朱姓在明代因皇族姓朱而为国姓,明朝帝王的赐国姓朱,其人数之多、数目之大,是历史上罕见的。
据何光岳《楚源流史》载,楚宣王灭邾后,“将邾的遗族南迁至湖北黄冈县西北十里的邾城”。又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》载,朱氏世居沛国相县(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)。西汉大司马长史朱诩之子朱浮,为大司马、大司空、新息侯,其子朱永,为下邳太守。朱永的九世孙朱尚,为吏部尚书,其子朱质,任司徒。朱质有二子:朱禹、朱卓。朱禹官司隶校尉、青州刺史,因遭东汉后期的党锢之祸而被杀,子孙避难逃到丹阳(一作丹杨,治所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),至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名门巨族。“永嘉之乱”,中原朱姓士族大举南迁,使得南方的朱姓更加庞大。人数也急剧增加,以致到南北朝时,朱与张、顾、陆姓并称江南四大姓。朱卓的后裔,由于任官的原因,主要是在今陕西、河南、湖北等省境内发展繁衍。据《十国春秋》卷七十五载,唐末有朱葆光,其先京兆人,徙家南阳,朱温代唐称帝后,他携家到湖南,侨居潭州(今长沙),30年后又迁至衡山安家。
又据广东兴宁《朱氏族谱》载,东晋建武元年(317年),朱玮任南康郡刺史,自河南南阳徙居南康(今属江西),传7世至朱宽,于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年)由南康徙居吉安府(治今江西吉安),又传12世至朱继贤,于唐代任徽州府正堂,立基婺源(今属江西)。朱继贤传11世有朱熹,侨寓建阳(今属福建)。朱熹之孙朱铨回迁庐陵(今江西吉安)任参佐,朱铨的五世孙朱章甫于南宋末年因避战乱徙居吉安府安福县(今属江西),后又迁至广东兴宁宁中乡竹丝湖立业,成为朱氏兴宁竹丝湖派一世祖。朱章甫的三儿子朱泗于元代徙居罗浮(今广西东兴各族自治县东)徐田,此后,子孙繁衍,分布于今广西、广东的许多地方。《沛国紫阳朱氏六修族谱》载,朱氏先祖从中原南迁入赣,朱一郎于唐乾元二年从抚州赤拦门徙宁都龙口坝(今洛口)。朱六一郎(生于唐元和己丑牛)移居宁都会同兔子寮。据《石城县志》记载,朱姓是唐至五代南迁石城的15个开基姓之一。也有朱氏族谱记载朱氏先祖中原南迁后,逐移居吉安,再移居赣南。上述是朱姓迁居赣南最早的文字记载,也是朱姓成为客家大姓的历史见证。朱氏于南宋徙入福建汀州,留居宁化石壁,迁长汀、上杭、建宁。后裔散居广东兴宁、罗浮、惠州、高州、平远、河源以及台湾等地。
朱氏进入台湾最早者,是清朝康熙年间农民起义领袖朱一贵。此后,闽粤等沿海地区朱氏移居台湾者络绎不绝。现在,朱姓是台湾第三十四大姓,分布在台湾的许多地方。此外,明朝武宗正德年间(1506~1521年),曾赐其他姓百余人姓朱;日本侵占台湾期间,台湾朱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赤石,直至1945年台湾光复后,才恢复原来的朱姓。
为了进一步求发展,朱氏又有不少人走出国门,到海外开拓新的事业,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、北美洲、非洲、欧洲的一些国家。
郡望
据考,朱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沛郡(今安徽濉溪县西北)。唐朝元和年间,朱氏的郡望主要有吴郡(今江苏苏州)、钱塘(今浙江杭州)、沛国相县、永城谯郡(治所在今河南商丘东北)、义阳(今河南信阳)、丹阳、太康(今属河南)、河南(今河南洛阳)等。
堂号
朱元璋登基的第7年(1374年),改中立府置凤阳府,该府在明代为皇室先世陵墓所在地,故其子孙以“凤阳”为堂号。朱熹曾任秘阁修撰等职,广注典籍,对经学、史学、文学、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;他继承了北宋程颢、程颐的理学,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,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,著有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、《诗集传》等。他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,又建紫阳鹅湖书院,从事教育50余年,故其后裔以“紫阳”为堂号,称为“紫阳本派”。
楹联
朱姓家族专用楹联,即朱姓家族常用以下族中名人嵌作楹联,以事彰扬,并表明为正宗朱姓之后。昔有联云“婺源著氏,徽国流芳”,典出朱熹。“玉海千寻,探遍五经之秘”,典出朱异。“书楼万卷,博搜二西之奇”,典出朱昂。“云台著绩,秘阁流徽”。“鹅湖世德,鹿洞家声”。其中,朱氏后裔所用楹联“婺源著氏,徽国流芳”、“鹅湖世德,鹿洞家声”及“云台著绩,秘阁流徽”就是纪念朱熹和朱环的。
朱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十四大姓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.26%,分布很广,以江苏、广东、浙江、河南居多,这4省朱姓约占全国汉族朱姓人口的44%。朱姓不仅是汉族大姓,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。例如:西汉的南越族的朱氏;金时女真人姓兀颜氏(即乌延氏),汉姓为朱;世居吉林长白山、辽宁大陵河等地的清满洲人有朱姓;清满洲八旗姓乌苏氏、珠佳(朱佳)氏、珠锡哩(朱锡哩)氏,后均有改为朱姓者;清代甘肃碾伯县(今青海乐都)土司铁水,西宁州土人,子朱荣,其后以朱为姓;海南东方讲“侾炎”土语的黎人,自称“勒威”者,意为芭蕉的孩子,汉姓为朱;台湾土著赛夏族茅武茅望氏,汉姓为朱;拉祜族黑苦聪人之妹米氏,汉姓为朱,世居云南金平;彝族土比氏,汉姓为朱;满、苗、瑶、土、回、白、仫佬、土家、纳西、蒙古、东乡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朱姓。
朱姓南迁入赣繁衍壮大、播迁闽粤,再播迁湘桂川各地,以至海外,成为客家代表性姓氏之一。著名客家代表人物、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的祖居就是在赣南临界的客家聚居地曲江,朱德家族是清康熙年间“移湖广,填四川”,应诏远迁四川的。
朱姓历代名人
朱姓名人之最
●朱元璋,明朝的第一个皇帝。出身贫苦,少年时父母去世,因无法生活,出家到皇觉寺当
了和尚。元末农民起义,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。郭子兴病死后,朱元璋统领了这
支起义军。1368年,朱元璋的军队攻克大都(北京),推翻元朝,逐步统一了中国。他在
南京即皇帝后,建立明朝,朱元璋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,号称明太祖。在位期间,普查
人口,丈量土地,兴修水利,革除弊政,加强了皇帝的权力,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。
●朱熹,宋代最大的理学家。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文学评论家。他是南宋唯心主义
哲学家,也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。他从理论上强化封建专制主义,利用儒、道、佛三家
的思想学说,创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,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统治的正统思
想。
●朱德,寿命最长的朱姓名人。客家著名代表人物。出生佃农家庭。早年加入同盟会。辛亥
革命爆发后,参加起义。1922年加入中共。1927年,他参加组织了“八一”南昌起义。
从1930年起,先后任红一军团军团长、红一方面军总司令、红军总司令。解放后,任中
央人民政府副主席、解放军总司令、国家副主席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。他生于
1886年,卒于1976年,享年90年。
●朱士行,三国时第一个往西域求法的僧人。他于260年从长安出发西行,到达西域(今新
疆一带)。三国时西行求法的第一人。
●朱宽,大陆朝廷官员通台湾的第一人。隋炀帝时的将领,官任羽骑尉。607年,他奉隋炀
帝之命,与何蛮同赴流求(今台湾)。第二年,隋炀帝又命他前往流求,了解当地情况,
促进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。朱宽成为大陆朝廷通台湾的先行者。
●朱彝尊,清代著名的文学家。年轻时,因社会动乱,无意功名,专心研究经典文辞。康熙
年间,他以布衣入选博学鸿词科,深得康熙皇帝赏识,称他和姜宸英、严绳孙为“海内三
布衣”。他通经史,擅长诗词古文。诗与王士慎齐名,时称“南朱北王”。
●朱洗,最早成名的朱姓名人。现代著名实验生物学家。1900年出生,1962年去世。他于
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,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。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、
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等职。
●朱勔,最臭名昭著的朱姓奸臣。商人出身。他交结奸臣蔡京、童贯,冒军功为官。为了迎
合宋徽宗奢侈的生活,他取奇花异石进献。他在平江(今苏州)设立应奉局,专门搜罗花
石,运往东京(今河南开封),号称“花石纲”。凡官吏居民与他有宿怨的,无不生事陷害。
流毒东南20年,被称为“六贼”之一。后为宋钦宗所杀。
●朱淑贞,最著名的朱姓女名人。她是宋代著名女诗人。工诗词。迫于父母之命嫁一热衷功
名的小市民,甚不称心如愿,郁郁寡欢,饮怨抱恨而亡。所写诗词篇篇有新意,令人感叹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
●朱 德,开国元帅。
●朱良才(汝城籍),开国上将。
●开国中将:朱明(兴国籍)、朱辉照(莲花籍)。
●开国少将:朱云谦(莲花籍)、朱家胜(莲花籍)、朱耀华(瑞金籍)、朱火华(麻城籍)、
朱玉学(麻城籍)、朱士焕(通江籍)等20人。以上1/3强出自客家聚居地。
《黄埔军校三百名将》列有朱赤(修水籍,国民党少将)、朱云卿(梅县籍,红一方面军参谋长)、朱实夫(国民党少将)。
朱姓名人辈出,史不绝书,在24史中单独列传者418人,被收入《古今图书集成·氏族典》的先秦至明代人物1240人,被收入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的先秦至清代人物604人。朱姓称帝称王者25人,曾建立后梁、明等政权,其中最显赫的人物是明太祖朱元璋(前已述,此略)。明朝共历16帝,统治277年,王族子孙众多,繁衍昌盛,因而使朱姓人口得到较大的发展。此外,隋末有城父(今河南宝丰东)人朱粲起义,称楚帝,建元昌达。唐朝中叶有幽州昌平(今属北京市)人朱泚,783年泾原兵在京师哗变,他被立为帝,国号秦,年号应天,次年改国号为汉,自号汉元天皇。朱泚之弟朱滔,曾称冀王。唐末有宋州砀山(今属安徽)人朱温,于如7年代唐称帝,建都汴(今河南开封),国号梁,史称后梁,历2帝16年。五代时有永泰(今属福建)人朱文进,曾代闽王自立,称闽主。清康熙年间有福建长泰人朱一贵,领导台湾农民起义,人数发展到30万,占领全台,被推为中兴王,年号永和。
朱姓除称帝称王者外,较著名的人物有:战国时魏国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朱亥,以勇力过人著称。西汉时,鲁人朱家,以“任侠”闻名;吴县(今属江苏)人朱买臣,家贫,卖薪自给,发奋读书,武帝时为会稽太守,后为丞相长史;朱蒙,善射,约于公元前37年建高句丽国(在今辽宁新宾东北境),后为卫氏朝鲜所并。东汉会稽上虞(今属浙江)人朱,因多次镇压黄巾军,官至右车骑将军、太尉,封钱塘侯。三国时吴人朱应,为中国早期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;颍川(郡治今河南禹州)人朱士行,是三国时第一个往西域求法的僧人,也是中国僧人讲经的始创者。东晋义阳平氏(今河南桐柏西)人朱序,为当时名将。南北朝时陈有无神论思想家朱世卿。隋未有江南农民起义首领朱燮。唐代有宰相朱敬则、诗人朱庆馀,还有懿宗时被封为云台之将、曾镇徽州婺源的朱环。宋代有医学家朱肱、词人朱敦儒、文学家朱弁。朱熹(前已述,此略)。元代有地理学家朱思本、广东农民起义首领朱光卿、画家朱德润、医学家朱丹溪、戏曲作家朱凯、数学家朱世杰。元末举人朱升,曾向朱元璋建议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,被采纳。明代比较有成就的朱姓名人,大都是帝王的宗族,如戏曲理论家、剧作家、古琴家朱权是朱元璋的17子,戏曲作家朱有嫩是朱元璋之孙,律学家、历学家朱载靖是郑恭王厚烷之子。明、清之际有学者朱之瑜。清初有书画家朱耷,系朱权后裔;还有戏曲作家朱素臣、江西棚民起义军首领朱益吾。清代有文学训诂学家朱骏声、戏曲作家朱佐朝,嘉庆年间有东南海上起义军首领朱濆。清末有天地会首领朱洪英、义和团首领朱红灯。近现代还有词人朱孝臧,训诂学家朱起凤,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朱宝庭,民主革命家朱执信,植物病理学家朱凤美,散文家、诗人朱自清,地质学家、古生物学家朱森,导演、戏剧教育家朱端钧。赣南名人还有出自南康的中共赣南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朱由铿;出自于都的赣南工农革命武装的早期领导人朱学久;出自信丰的著名的赣南游击战争英雄三老俵朱赞珍等。
旅居海外的朱姓华人也有不少是卓有成就的杰出人才。例如: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教授,因发现一种新的超导体能在零电阻超低温下导电,被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》杂志评选为1990年美国“最杰出人士”;加拿大的朱健业,美国的朱伯舜,尼日利业的朱南扬,菲律宾的朱德俊、朱德康,以其拥有财富超过1亿美元而被列入“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”。 |